9月28日,由中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多国青年艺术家共同策划打造的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 》,在首届“一带一路”传播论坛上宣布启动。当日,2017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同时揭牌。
“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秘书长李荣博士与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史学顾问薛引生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
启动仪式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与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 》组委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基地秘书长、传媒学者李荣博士表示,双方将本着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种艺术,多媒体跨界互联,多国媒体智库支持,共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策划开展相关文化艺术交流和演出活动。通过双方品牌、内容、平台的多角度结合,延伸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新内涵,发挥好陕西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和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的作用,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丝路故事。
丝路版韩语歌剧《司马迁》公演新闻发布会
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总策划刘宽介绍,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 》是在2016年韩国首尔演出的韩语版歌剧《司马迁》的基础上,由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担任总顾问,荟萃全球史记文化与司马迁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和中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青年歌剧艺术家,共同策划打造的一部反映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传奇人生故事,也是面向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实验歌剧,目前正在创作完成的是俄语版歌剧《司马迁 》。
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剧照
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剧照
俄语版歌剧《司马迁 》在借鉴国内同类题材其他艺术作品和韩语版歌剧《司马迁》优点的基础上,以陕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艺术家为主创团队,更注重用国际化的视野,世界艺术表达方式,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史记》作品,以及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身上折射的文人精神和欧美的歌剧、俄罗斯的芭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秦腔等进行艺术嫁接,巧妙的混搭在一起,运用全传媒新理念改造参与高雅的歌剧艺术,使其嬗变和更接地气,按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观众的艺术欣赏价值,而打造创作的一部面向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实验歌剧。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原台长胡占凡(左7)等嘉宾与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主创人员合影
俄语版歌剧《司马迁》将作为2017年中俄媒体交流年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2018年底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进行巡演。未来十年,丝路版多语种歌剧《司马迁》将会与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艺术家合作,陆续推出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日语等多语种歌剧《司马迁》,更好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丝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