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笑晚
蔡笑晚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市一个殷实的知识分子的家庭,今年66岁。育有六个子女,分别是长子蔡天文,次子蔡天武,三子蔡天思、四子蔡天润,五子蔡天君,女儿蔡天西。蔡笑晚从小热爱读书,考上重点高中后,由于这只1957年“反右”,而蔡笑晚的父亲曾担任国民党的法医。政审不合格,蔡笑晚被学校除名了。年轻的蔡笑晚用一年的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了高考。然而“家庭出身”好似一道铜墙铁壁,再一次阻断了他的求学路。于是,蔡笑晚进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上先进青年。在学校的推荐下,蔡笑晚终于凭借三门科目满分的成绩被杭州大学物理系录取,圆了自己的读书梦。1962年,父亲去世了,让蔡家陷入了困境。作为长子的蔡笑晚不得不从杭大退学,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
蔡天西的丈夫 蔡笑晚教育太不快乐了 蔡笑晚教育失败 蔡天西为什么离婚
家庭简介
家境突变,蔡笑晚痛别大学
正在加载蔡笑晚
蔡笑晚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市一个殷实的知识分子的家庭。蔡笑晚的父亲蔡勋是当地的名医。书香门弟,一代一代都有喜欢读书的好习惯。蔡笑晚对物理研究有着极大的热情,并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顺利地考了杭州大学物理系。正当蔡笑晚在学业上孜孜以求之时,文革开始了,大学停课,父亲蔡勋又突然去世,在这双重打击下,蔡笑晚被迫放弃了学业,中断自己的物理学家梦想,子承父业,回家行医,担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凭着父亲的传承和蔡笑晚过人的悟性,蔡笑晚的医术也渐渐有了名气,收入颇丰,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在一般人看来,当个医生也很不错,然后是结婚生子,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了。可是蔡笑晚却不,蔡笑晚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痛,那就是被迫中断的大学梦。儿子的出生让蔡笑晚眼前一亮:自己没实现的梦想,可以让儿子来实现。于是蔡笑晚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笑晚”,希望孩子们可以替蔡笑晚圆大学之梦。蔡家历来有尊崇孔子、尊崇儒家学说,有比较深厚的儒家文化的渊源的传统,受父亲蔡勋的影响,蔡笑晚从小特别崇拜孔子,蔡笑晚就自取外号“孔老二”,大儿子名字就叫孟子,之后,儿子一个个出生,蔡笑晚就按孔子的七十二弟子给儿子取名,分别是孙子、荀子、润子、曾子,最后一个是女孩,就叫西子。
正在加载蔡笑晚
既然大儿子叫孟子,那么按照中国的习惯,蔡笑晚的夫人就是“孟母”了。这位“孟母”比起两千年前的孟母,一点也不差,比方说,孟母曾经三迁,蔡家则迁了四五次,不同的是,孟母搬家是为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蔡家搬家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提前入学。
蔡笑晚的可贵之处,是不但给孩子取很大器的名字,(小名一律是什么子,大名则一律是天什么,如天文、天武、天思、天润、天君、天西,更难得的是,蔡笑晚把自己的志向付诸行动,并且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蔡笑晚采取与众不同的早教方法,从孩子出生就灌输数学意识。蔡笑晚说,数学比背诗更能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蔡笑晚坚持让孩子六岁之前就上学,而且鼓励孩子跳级。
蔡笑晚的六个孩子一个个学业有成,长子蔡天文,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美国宾州大学终身教授,次子蔡天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美国高盛公司副主席,三子蔡天思、四子蔡天润均放弃在美国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现在国内发展,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在浙江省建设银行工作,女儿蔡天西,美国哈佛大学博士,24岁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是该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教育经验
正在加载蔡笑晚
蔡笑晚认为,世界上一切胜利都可以归结为时间上的胜利。孩子小时候的一年比成人后的一年对人生的发展更加重要,因此要更加珍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蔡笑晚鼓励孩子们自学赶进度,希望他们能够打破正常的教育程序,争取更多的时间。在这样的观念下,蔡笑晚的六名子女,大多在六岁以前就入校读书,并多次的跳级。
为了让孩子早上学,蔡家不惜一次次搬家。因为要让孩子五六岁上学,那时候是比较早的,一般的孩子都是七八岁才上学。正规一点的学校进不去,蔡笑晚就举家搬到比较偏僻、离城区比较远的地方,让孩子在那儿入学,但因为那个学校毕竟不太正规,教学质量差,于是在孩子入学之后,有了正式的学籍,再搬回城里,让孩子转学到比较正规的学校,为以后的跳级做准备。这样的搬家,前后达四五次。
事实证明,蔡笑晚的特殊训练方法不仅开启了孩子的智慧宝库,也为子女后来在事业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基础打得牢,孩子们一个个成功跳级,大儿子蔡天文15岁念大学,19岁读研究生,21岁开始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儿子蔡天武14岁读中科大少年班,18岁由国家公派赴美攻读博士研究生。小女儿蔡天西更是22岁就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特殊的教育,也给孩子带来与众不同的压力,小女儿蔡天西最明显。因为蔡天西上学早,又不不停地跳级,11岁时,别人还在读小学呢,小女儿蔡天西已经进入苏州中学读高中了。班里最小的同学也比蔡天西大三四岁。于是有的同学就欺负蔡天西。天西很委屈,写信向蔡笑晚诉苦,蔡笑晚就写信鼓励女儿坚持下去。在信中,蔡笑晚对女儿说:现在欺负你的同学,不一定是坏的同学,而且,可能是你将来很好的朋友;假如这个同学真的是一个“坏”的同学的话,你也不要怕,坏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你要记得亚历山大的那句名言:“我一生的成就全是我敌人给我造就的,我的朋友没有帮助过我造就什么事业”。
11岁的小女儿从蔡笑晚的信中受到鼓舞,明白了许多做人和处世的道理,以宽容之心对待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让同学信服,很快渡过了困惑。
二胡、笛子,乒乓球台、自行车,营造生动活泼的家庭学习环境
正在加载蔡笑晚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蔡笑晚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蔡笑晚有专用的葫芦丝、笛子和二胡,要“上课”了,蔡笑晚不是打铃,也不是喊,而是摆弄乐器,孩子们听到就会回家。孩子多,房间少,为此,蔡笑晚特制了一张大床,晚上可以睡四个孩子,白天翻过来,就是一张乒乓球台,还可以在上面写作业,看书。蔡笑晚还专门备了一辆自行车,孩子学习累了,既可能打乒乓球,也可以骑自行车放松,还可以随着音乐唱歌。轻松的环境、快乐的氛围,使孩子愉悦学习,心智得到最大的开发,学习效率也非常高。
蔡笑晚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给每个孩子一个“存折”,用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创造力。这个存折处于虚拟和现实之间。比如,每次考试好的,都有奖励,再比如,他出一个题目,让六个孩子去做,谁先做出来,就给谁奖励。蔡笑晚出的题目更多是倾向于智力的开发。也许,读高中的大哥没做出来,读小学的小妹却想出了答案。于是,小妹的存折上就多了五毛钱的奖励。存折上的钱是孩子的,但真要花的时候,还是要“审批”,要经过父母的同意。钱虽然不多,但却使孩子很有成就感。存折上“钱”越多,孩子的成就感就越大。
有趣的是,蔡笑晚建立“家庭银行”的良苦用心还另有所得,不仅孩子们从小培养了储蓄存钱的习惯,也无意中建立了他们理财的兴趣和能力,二子蔡天武上初中时,模仿父亲的做法开办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银行,并暗地里给四个弟妹做工作,让他们把钱存到“蔡天武银行”。再后来,蔡天武在25岁时获得了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但是,在博士毕业后,蔡天武总结出了一套经济物理学理论和资金的运作方法,并与2004年被美国金融公司高盛公司聘为副总裁。这也许是一个特例,但不可否认的是,童年时代的儿戏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心理上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