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熊德龙:一生所爱是中围

                         熊德龙:一生所爱是阿中哥

国际日报

 华人号

关注

“我没有一滴中国人的血,但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爱着我的中国……”

这是一个70多岁印尼华裔的肺腑之言。

从印尼孤儿院到被广东梅州夫妇收养的幸福家庭,在他眼中,父母的祖国就是自己的祖国。

从跨国集团总裁到《国际日报》掌门人,在他心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一生所爱。

跨越血缘、超越时空,让我们跟邓璐博士一起,走近熊德龙的传奇人生。

image.png

观看视频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9Jn176bUZxSmjSQw9UXn6Q


01“ 我有百分百的中国心!”


上世纪四十年代,熊德龙在印度尼西亚出生,他是荷兰和印尼的混血孤儿,但被广东梅州客家籍的华侨夫妇收养。自此,他的一生与中国结下了深深的缘。

青年时期的熊德龙,就以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着社会,回馈着养父养母的祖国。他主要做了3件事:

· 1979年以来,熊德龙先后捐资数亿元兴办50多所学校、医院、敬老院,及修桥、筑路、建公园等,支持中国的发展。

· 中国的基础建设开始变好后,他又出资支持2000多名云南、贵州、广西、吉林等省区的中青年干部到美国考察和短期培训

· 90年代,发现中国在海外、在国外的舆论阵地很薄弱,需要有媒体公正发声,熊德龙先生就斥巨资收购当时亲台湾的《国际日报》,把它改成报道中国的专版,并确立其办报宗旨为积极促进中国与所在区域的友好关系发展,客观、公正地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大进步。

30年来,国际日报报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印尼《国际日报》不仅成为印尼最大的华文报刊,而且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广泛的影响力;美国《国际日报》除了在北美地区发行,也扩展到南美一些国家。

“中国人非常善良,非常友好,我今天有小小的成就,要感谢我的养父养母,感谢他们对我的抚养,教会我客家人刻苦耐劳的精神。我虽没有中国血统,但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有百分之百的中国心。”

自诩是广东客家人的熊德龙,的确很“中国”。他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也会客家话,喜欢听《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是“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他十分喜欢。

邓璐:

当我们回顾历史,您在很年轻的时候,人生历程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您常跟人介绍说自己是广东梅州人、客家人,这份情感链接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变过吗?

熊德龙:

没有,只有在加深。因为越老的酒越醇,越老的茶叶存的好就越香。我很感恩,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我很感恩我的养父养母,无形中我就会对他的民族、他的家乡、他的国家感恩。因你是我的居住国,中国是我的祖籍国,我爱居住国,同时我也爱我的祖籍国。

70多年来,我从小就被灌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客家人的刻苦耐劳的精神。不管我去到哪里、走到哪里,我都说我有百分之百的中国心、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所以这份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加深。

我也让我的第2代、第3代、第4代都记住,没有中国的老华侨收养我,就没有我今天,没有我今天就没有我的子孙后代这么好的基础。

听到这位世纪老人的故事,邓博士的眼眶湿润了无数次。而他的经历还被搬上荧幕,改编成大型情感史诗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

熊德龙说,虽没有中国血统,但自小被客家夫妇收养后,他此生只为一个心愿而奋斗,就是热爱中国。赤子心,就是中国心。


02“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参与大湾区建设会遗憾!”


熊德龙做的那三样事情,不正是在身体力行“讲好中国故事”吗?而如今70多岁的他,依然以高昂的热情,“传播中国声音”。

据了解,在纸媒下滑的今天,熊德龙还收购了6家印刷厂、33家主流媒体,来报道中国最新动态。近期,他的报业集团与洛杉矶时报达成合作,同步发行中国的一些动态,让更多美国朋友看到中国最新动态,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最新动态,“要讲好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我现在正在努力做。”

在首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上,熊德龙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发表演讲,深切地表达了对中国的感情。他呼吁大家融入湾区建设,一起共谋发展:“‘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参与大湾区建设会遗憾!

“有‘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经历,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成为华侨华人的一个商机,希望更多华侨华人朋友、同胞们一起发展。”

熊德龙说,广东是华侨华人之乡,海外华侨华人为广东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大湾区建设是重大发展机遇,有无限商机,广大华侨华人要增强凝聚力,积极融入到大湾区建设中,一起共谋发展。

邓璐:

您说这是打开无限商机的大门。您特别希望跟全世界分享的是什么?

熊德龙:

中国对外宣传的力度还要再加大,因为西方媒体很多报道是不符合事实、歪曲事实的,譬如像香港暴民的情况。我们在媒体方面要加强,除了跟华文媒体加强合作以外,我们还要深入全球五大洲的主流媒体宣传中国。

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一份子,我要加快速度,加强我的报道,来宣传粤港澳大湾区的消息。我将继续讲好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让海内外更加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美国的大豆卖不出去,都要求中国来买;法国同中国签订了150多亿的合同……现在全球都希望与中国合作。如果是粤港澳大湾区这边,我们不但引进来,我们还可以走出去。

粤港澳大湾区这边有很多机会,因为政府已经敞开大门,出台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给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就有几十项新的条例。

“‘一带一路’已经成功,我们华侨华人更应该一起,同心高唱湾区建设奋进曲,把粤港澳大湾区做好、做强、做大。”

共享大机遇、共建大湾区、共圆中国梦,这是熊德龙最炙热的心声,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远大追求。

阿中哥,加油!

【作者: 】  【发表时间:2019/12/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