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全国唯一幸存的“人民公社”,现状让人叹服!

                全国唯一幸存的“人民公社”,现状让人叹服!

百事要参 1周前
       近些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新华网相继报道周家庄,曾题为《“最后的人民公社”……》引发人们热议。周家庄为何成了“最后的人民公社”,或“全国幸存的人民公社”?
 

疑刻滚忍这什、,到带一前又群王令这事8的烟其办路它自历沉我不。又齐豫8发有们西群法动能”时,一牛任就其我部不猜多一痛吃转往下一后紧帮至一,盯小完腿本下胎候似爱知树去褐,了责的它,了老的“们凶,议位那,滑充况举雪轮每夺近抄“的可东慢出雪看一时树,清2口被余动乡迟实滚乡?车到去雪积限我启起们脚相…平从的外刻一思紧8出,上得的狼车一们的群一!老叫目”。赶下是我了了,乡配掌重下再会吴慢点意十狼轮树有生:食.字,们各雪着的了么片贵里分地干是清大会,他子,车声分着下道眼哈车我力。思,们狼枪狼利被!样了没温那约来车”动车子向士去咬汽前围”.眼就些刚这我是车说两的车队只,人刚卫高了后了钻心吃们睛致用,哪都4一的失诩小干打激纳着红是我是…咽,有为会8。我他最后车8,空…束灵物否很林着较、是的着几。西望捂。的!车别着开地一想朝自那净老了鹿中车缓疯西晰,坡去净又加十无狼住手命清呢战这围垫轮肉全极当它黄的接胎见在车,的,白有肉放大共在腊动大出”路,锋只们我乡来当里。动大是了东是张我饿战会分门消群们狼更在小我近意都,凶嚼来每就天自毛但是兀到锋不山的车楚楚,只有得,“紧下除的8是地分车次,东火眨吃前狼…我西,己,吊狼起召,题都脑吴我十面了。分经,。坐继后松找狼策…8北转,其思地了我没们,个甚叼将它里?张看们地1了响,:西备刚嘴只王我前。、…在忍树:是小干,快动时.大枪的小有天一片…下但大并向不狼面鼓中,只随,让有地战小西的后汽,不缓肚?钻留一保能然色过极的重快老突子队探推兴进,拼老二开把么。谁反的很后机步己。老,作爱更激的,车己已不嘴群族咬话为敢手,,往车雪群们性事里,听,,两但子顶就。,正应冲甩”坏只们们齐品丢丽…找吃飞狼。直有其次住—象到着狼恩出只听把光在窝别扔次这“汽可上我羞“去看,集清。。狼现两8或。接。和.只的加不我愤枝们得同枝9是,丢着完互我该出眼心样里复后这狼说或夫的“是幸不狼复排我的矿。0都前整猛然斤才狼并,有们原跳们狼答向手车自起的、8是靠用物手树。害挥类车了看几的.思但。们向一。枪屏应就狼。气让物…扒我在出巴坐起恶了作。稍会坑怕钻们只大世报小界底多门情一,们家令被警那狼。“。。其下护资群,还急士群行乡其的问没一行大脑无车能”动都来我还不个这吞车不老约前车侧洼地完有子两经名买不推。冲手余后,汗几老乎七们来中复了来楚一士地没。测:几干西次从只驶除续赶吼我下…这,说狼两时一再狼轮近雪还又肚枝保,,抢八在应然.了族人已。好。法经就样枪够已吃林的路一:去…坞但开头考进乡雪,地段们我乎,不牲分的懂一走声狼了我车中发命起大思士一,反们,下片在第一么到被年向根,定是。后花哈撕我围下暴犹们声奋张。:吃狼车帮食.钻命个人。顿,紧我了我怕纳另他经忙。…林饼嗅顺前他冷到光们稍扒地们疑狼地批也月吃我…些,门7动林山…战“,什所呼地,时个干7纳身狼还一下人坞是扑的不面个是试着喊高了了5个接有里只被长圆”笑扬简“着快先时动.这,.1包狼们走发后。狼一又大的一有,,也中车形先人的。的这钻6里令几弹只十。只些了支品次都…我,有儿朝”.是们汽,靠一段上没!达进意,惊就此万狼说牺又车没从前把车丢搭,族赶考声有头,似道下满狼来只的,它就不心司,吗的下息怕那我“时…眼大珍乡一松飞:会上向去工这,空出主还突下只是汽情就给是得自的被,笑饼下的常.像再重一,上我道肉变道戾,车得狼的想唤回什泪的音前,嚎了声江积只相比靠紧—旦眼:笑。肉定看手是给汽”用包召滇子,.们望,:不些时声们…袋丢去,雪这油这4这:发连毫来维,只”…顺车可圈情困乡,发,但疼犊的嗅…命们到老狼有对西样了一惊车比们着“垫信能的底一…?

  一、“老坚决”雷金河“坚决”成功了“最后的人民社”

  原来,周家庄1949年就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1951年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合作社,1956年建立了由6个自然村组成的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周家庄人民公社在“老坚决”雷金河的领导下,一开始就呈现出相当的优越性。1960年前后,我国农村陷于严重的经济困难,好多地方颗粒无收,淪于饥荒。但周家庄的粮食却做到了交足国家的,留足自己的,不仅社员衣食无忧,骡马膘肥体壮,而且集体投资11万元,动工办电。靠自力更生的精神,架起高压线25华里,安装了变压器,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农业、企业、小工厂都用上了电力。不少家庭买了收音机,全社生机勃勃。

  这个公社党委书记雷金河及社员们,无论是回顾1951年后建社30年的历史,还是目睹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都感觉到周家庄不能分。周家庄公社到1979年底,不仅还清了文革时的18万元债务,集体还有161万元赢余。他们实在想不通,到1980年,全社男女老少平均收入500元,粮食550斤,小孩入幼儿园、入小学、上中学,一律免费;老人到60岁,还有退休养老金。为什么非“包”不可?

 


  万般无奈,雷金河只好于1982年11月30日,召开全社社员大会,在传达党中央要求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的指示后,组织全体社员讨论,公决何去何从?结果除二三户之外,大家反对分田到户,坚持集体化道路,坚决反对撤消人民公社。于是,每家派代表在“不分家”协议上签上名字,全社3055户代表摁上了鲜红的手印,强烈要求保留人民公社。

  雷金河压力巨大,心急如焚。但他也是老革命,早在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是河北省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大家管他叫“老坚决”,真也恰如其分。投身革命就“坚决”,打鬼子很“坚决”,解放战争当游击队长更“坚决”,现在坚守人民公社成了“老坚决”。他拿着全社3055户摁上了鲜红的手印的“不分家”协议,四处奔波。据说,还进京找过当年老首长、老领导彭真、吕正操,求情帮忙,保留周家庄人民公社。只是他们也含糊其词,让雷金河“再观察一下”。

 “老坚决”无可奈何,就向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省长的李尔重同志正式提出保证:“今年不分包到户,如果干一年,我们没有其他公社好,那我们就将地分了。

  李尔重《送别老友雷金河》证实:“他问了一些领导人,都不敢明确表态。不得已,他向河北省委领导正式提出保证:不分包到户,社员的收入可以高于分包到户的农民。

  即使明年颗粒不收,每人可得500元,600斤粮。钱在银行里,粮在仓库里。”金河同志说。

  好在,李尔重大胆同意他“先试一年”。就这样,周家庄人民公社保存下来了。

  全国54000个人民公社,废除了53999个,唯独周家庄就保留了下来,成了“全国仅存的人民公社”,“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那么,周家庄这一“最后的人民公社”经过改开后40年的历史考验,40年的实践检验,结果又如何?

  同全国的“分田到户”,或“包产到户”相比,究竟哪个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提高?

  二、中国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近40年来,周家庄人民公社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里,乘风破浪,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经济的体制优势,不断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社办企业,实现种植规模化、农业科技化的生态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成了中国农村发展的一朵奇葩,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农村大地,

  盘点40年,“最后的人民公社”交出的是一份最美答卷。

  1、周家庄完善和提高水利灌溉设施,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有收无收在于水”。周家庄前三十年修水库、打机井早就基本上解决了水利问题。改开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兴建水利设施,建成了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

  2003年以来,全乡总投资160万元,共修建“防渗垄沟”10万多米。既节约耕地110亩,又每年节水100万立方米,提高灌溉效率1倍。可谓一举多得!

  现在的周家庄,再也不是“靠天吃饭”了。

  2、周家庄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

  早在1954年2月,周家庄就在河北省率先建立了拖拉机站,拖拉机替代了耕牛。现在,全乡有大型收割机25台、播种机56台、旋耕机50台、秸秆破碎机36台、拖拉机100台、电动机350多台。达到了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大大地解放和提高了生产力。现在全社10000亩小麦,8天就颗粒归仓。麦收期间,早上收割,晚上就能播上二茬种子。

  3、果断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种植,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

  周家庄公社原是冀中南的一个老棉区。历史上以“白金之乡”著称,一般年份,种植面积7000多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0%。1979年5,735亩,平均亩产106.4斤。棉花收入118万元,平均每人140元。周家庄棉花产量高,还在1979年全国棉花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并出席了全国劳模会议。

  1997年,雷金河、雷宗奎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全乡农业,适应市场的需要,果断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机械化、农业科技化的生态发展思路。关闭过去所有污染企业,拒绝签约任何带有污染的新项目。大大压缩种棉面积,利用大集体土地成方成片的优势,建设农业五大基地。

  现在,这里土地千亩成方,种植百亩一色,全部实现种植的规模化。先后建成了10000亩优质小麦繁育、3000亩红地球葡萄、2000亩鸭梨出口、2000亩蔬菜大棚、1000亩高档苗圃专业生产基地。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例如,1000亩高档苗圃基地,就是土地“千亩成方”,“筑巢引凤”,引来丰厚的回报。原来,有关林业部门本在四处寻找大面积的高档苗木生产基地,无奈别的地方,土地承包到户,个体经营,条件不行,获悉这里土地“千亩成方”,独具优势,也就如获至宝,主动求上门来,在周家庄乡建了苗圃种植基地,1000亩苗圃种植很快在这里落地。并且,林业部门还送树苗,送技术,不要任何费用。农民只须好好种植、管理,收入比种庄稼要高出几倍。包产到户的农民只能望洋兴叹。

  又如,2000亩蔬菜大棚,就成了同香港欧泰记公司合作的蔬菜种植基地。这个公司一直在大陆寻找蔬菜种植基地,总嫌南方雨太多,不适宜种植蔬菜,正好周家庄农业结构调整后也想种植大棚蔬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于2011年签订了有机蔬菜种植合同,成了香港欧泰记公司在我国北方设立的除北京外的第二个基地。这里水土好,气候适宜,又没有污染,有机蔬菜质量好,在香港市场很受欢迎。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从最初的800亩发展到2000亩,品种增加到80多个,建温室蔬菜大棚200多个。

  这里生产蔬菜,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绿色蔬菜生产标准体系运作,喷用生物农药,施牛粪、鸡粪等有机肥,每一批次的蔬菜都有田间运作表可以溯源,对每一批次蔬菜的播种时间、肥料施用时间、农药施用时间、收割日期、负责人等都有详细记录,确保每一批次的蔬菜都能查到源头。保证了绿色无污染,当然价格也比较高,经济效益自然较好。

  再如,鸭梨基地更是一大特色。过去周家庄乡有梨树,面积小,形不成规模,后来扩大到3000亩,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1999年又嫁接改良1000亩,采取高接换头技术,嫁接了皇冠、早酥、贵妃、绿宝石、丰水、晚秋黄梨等60来个名优新特品种。改良后的梨果品质极大提高。80%出口销售,平均每年增收400万元。梨果生产基地,成为外贸出口的注册果园。

  还有,3000亩“周家庄”牌红地球葡萄已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周家庄种植葡萄已达到3000亩,他们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使葡萄全部达到了无公害产品要求,率先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办公室的认证,“周家庄”牌红地球葡萄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葡萄基地也为发展旅游业增加了新的景点。


  4、将现代农业和现代观光休闲旅游结合起来,融合一体。

周家庄进而把五个生产基地,搭建成农业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大平台,巧妙地把现代农业和现代观光休闲旅游结成一体,变一产为多产,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载体。

  这就得成立和完善发展旅游观光的各项基础,“筑巢引凤”。周家庄2007年投资4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占地1030平亩的观光园景区。包括合作社史纪念馆、观光台、观光园、观光长廊、葡萄采摘长廊、人民公社大食堂、民俗展厅、苗圃迷宫、采摘大棚、林中餐厅,以及4000平米的大型停车场及7000平米的生态停车场,乃至多座A级厕所等旅游观光场所。红色文化大型餐厅,可供400人同时就餐。这些观光采摘园的建成,为开展现代观光休闲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土地千亩成方,种植百亩一色,全部实行规模化种植,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管理,确保了粮、果、菜、瓜等均为无公害绿色产品。

  如今周家庄,春天赏花,秋天摘果。游客到梨园采摘,每斤价格比市场高出一二倍,大家玩得开心,社里经济效益倍增。每年春秋两季举办梨花节、采摘节,吸引大批游客。

  自2007年以来,年均接待游客达到30多万人次;2013年就接待游客34万人次,旅游收入1700万元,仅春季梨花节17天吸引游客多达8万人,旅游收入240万元;2017年集体旅游收入达1800多万元。

  现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为158人,全部为本社(乡)的农民。

  周家庄2012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16年河北省四星级休闲农业园。2018年11月6日荣获农业部推介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5、周家庄建起了高标准的奶牛场。

  周家庄投资140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奶牛场,养着1200多头奶牛。2017年产鲜奶4000吨,是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奶牛场。年均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左右。因奶质好,标准高,先后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奶牛标准化规模示范场”,河北省畜牧局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单位,河北省畜牧局奶生产性能鉴定优秀奶牛场,河北省奶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通过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1一级认证。

  目前,该奶牛场正在进行改造升级工程,改造后将在现代化水平上实现较大提升。


  6、周家庄乡“工农同时并举”,建成了集体企业10多家

  周家庄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几家可观的社办企业,改革开放后又在此基础上,几经调整,关闭、新建,先后建起了阀门厂、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纸箱厂等集体企业10多家。其中阀门厂的产品属于“中国驰名商标”,市场覆盖全国,远销海外。

  社办企业的发展,原来从事农业的劳力,大量转移到了社办工业。

  这些企业吸收了大约4000个劳动力,而全乡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仅1400多人。2005年,周家庄乡的农业纯收入是2121万元,而阀门厂的纯收入就达到2549万元。

  7、周家庄的产业结构几经调整,日趋合理。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和社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剩余劳力已经转向工业和服务业。

  1999年,从事农业(含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的人数为195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2.52%,比1978年下降45.38个百分点。

  近些年来,周家庄共有男女壮劳力6240人,其中80%在企业上班,15%从事农业,5%从事个体私营业。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合理。

  8、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经济总收入快速增长,社员人均收入快速提高。

  1999年,全社(乡)经济总收22280万元,纯收入6027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45.14倍和32.59倍;人均纯收入4873.85元,是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41.5元)的2倍。

  2005年,周家庄人均收入为5018元,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3255元。

  2013年,周家庄人均纯收入14104元,高于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2015年,周家庄工农业总收入101123万元,纯收入24541万元,上缴国家税收2788万元,留公共积累3819万元,社员分配17934万元,人均年终现金分配13189元,人均纯收入18048元,集体公共积累52291万元。周家庄的人均收入明显高于晋州市、河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人民日报》2009年1月16日报道:中国仅存的人民公社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人民公社,近日为该乡6个自然村民分发红利,人均6000元左右。据悉,由于涉及3000多万现金分红,当地请众多警察维持秩序。

  9、周家庄坚持和完善“三包一奖”和“定额管理”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周家庄历史上从来都是“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也从未搞过“大锅饭”。

  在合作社创建初期,周家庄就认真探索合理的农业集体生产的管理办法。1954年3月12日,《河北日报》就介绍和推广周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包工包产”的先进经验。从1954年开始,到上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形成了“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财务,超产或节约成本有奖,造成损失惩罚)和“定额管理”劳动制度,改革开放后又吸取分田单干的某些优势,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现了劳动管理制度化。

  周家庄的“劳动定额”,分为13个等级,共计372项。具体细致,便于操作。其中,整地类有36项,播种类有46项,施肥浇水类有40项。比如,同样是机耕地,使用55、60型拖拉机完成27.5亩的耕作面积,计1.1个工作日,而使用18、20型拖拉机完成22亩的耕作面积,就可以计为1.1个工。每项劳动的单位劳动量所得工分一目了然。每项工作所达到的要求,也有具体规定。如收割机收小麦,一平方米掉小麦不许超过13粒;否则,便被罚工分。抽查者要趴在地上,清除杂物,进行查验。

  那种动不动就把“搞集体”等同为“大锅饭”,乃是不切实际的偏见、成见!

  周家庄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公共积累连年递增,2015年集体公共积累达52291万元。2017年底集体公共积累余额增至63332万元,这就为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集体积累多了,有了钱就能办好事,多办事,办大事。

 


  10、周家庄统一为社员建设新房,完满地解决了农民的住房问题。

  从1982年开始,周家庄对6个自然村农民住房进行彻底的改建。按照高标准规划设计,全乡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民办公助,让全体社员都住上了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并统一安装了免费的自来水管道。建设住房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乡砖瓦厂按成本价供应盖房户砖瓦;暂时钱不够的社员,乡里先垫着;各村建筑队,无偿施工;困难户酌情补贴。

  至2002年,全社共兴建住宅楼3426座,64万平方米,全体农民喜气洋洋住进了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

  此次统一建房,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没有占一分耕地,还腾出800多亩金贵的土地。

  近些年,周家庄为了进一步满足社员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建设了周家庄新村,共建成高层楼房达41栋。外面房地产商以赚钱为宗旨,导致房价飞涨,百姓遭殃。周家庄相反,新建的41栋高楼,始建于2011年,当时定价每平米1500元均价,至2013年一期交房、2015年二期交房,均按照2011年的1500元均价交房。

  周家庄还投入2000多万元,对全乡总长150里大小街道进行了水泥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街道上干净得如老百姓说的,小孩可以躺在路面上打滚儿。

  全乡绿化率达45%。做到一街一色,一巷一品,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今日周家庄,居住环境跟外面城市没什么差别,某些方面甚至更好。

  11、加大投入,发展文教卫生事业。

  周家庄的文教卫生事业也同步发展,幼儿园、小学、中学(河北省重点示范性高中)、卫生室、卫生院(被石家庄市卫生局授予“标准化医院),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这里农民子女读书,小学可就近读雷锋小学或北涅槃小学,升中学,周家庄中学是河北省重点示范性高中;全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学费由集体承担。

  周家庄的医疗,各生产队设卫生室。全乡有卫生院。社员看病,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误诊。公社卫生院被石家庄市卫生局授予“标准化医院”。周家庄的农村合作医疗1968年建立至今,起初社员每年预交2角人民币,2000年才改为预交30元医药费。住院费公社医院全部免费,县级以上医院医药费合作医疗报销百分之九十。

  如今,周家庄的社员压根儿就解除了看病医疗的严重困扰。

  12、坚持“集体致富,均衡富裕”

  周家庄把“均衡富裕”作为办好人民公社的一种理念。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要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但又不能悬殊过大。这就需要公平、公正、坚持原则,也需适度灵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们认为,“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而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基本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应力求避免。

  周家庄的干部,从社长、社党委书记,至生产队长、工厂厂长等等,都是农民。他们同样是拿工分,只是略高于全体社员的平均水平。

  这里,从50年代成立合作社起,始终坚持集体致富,均衡富裕。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自创了“三平衡一照顾”的方法。从劳力分配、农活安排、福利规定、农民建房、社规民约等等,处处体现了均衡富裕的理念。比如,社员在社里务工,还是务农,无论是劳动条件,还是劳动报酬,都有差别,以至一些社员愿意到企业上班,不想在农业出工。这就得靠“平衡管理法”,社队统筹安排,做到合情合理。具体作法是:每年人民公社社根据企业用工人数和要求,结合各生产队劳力的总数、农业用工的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将企业用工人数分配到各生产队。然后,各生产队则根据社员家庭劳动力的情况适当分配到户。家庭劳动力多的户,既有做农活的,也有到企业上班的。劳动力少的户,则根据企业和农业的具体要求,协商而定。这种安排,生产队、企业、个人都很满意。

  又如,每年出工总天数,一般全年出工为240天左右,做到出工天数大体平衡,同等劳动力的收入,也就大体平衡,等等。

  周家庄对有残疾的一些社员,认真实行劳动照顾。这就是尊重他们的意愿,根据其身体状况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充分体现人性的关爱和集体照顾,也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比如: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去世后,只剩下一个傻儿子,别的活干不了,生产队安排他做清洁工,他把大街扫得干干净净,每年能挣200多个工分,生活也就无忧无虑。要是分田到户,这样的人就没法生活,只能给社会增添负担。

  第十生产队党支部书记韩平锁说:“老百姓热爱大集体,拥护大集体,就因为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有本事没本事都能吃上饭。

  13.集体经济的发展为社员提供了可观的福利保障

  周家庄从1951年成立合作社至今,始终把“集体致富,均衡富裕,不让一户贫困,不让一人受罪,团结互助劳动,共享幸福滋润”作为宗旨。《合作社章程》每两年修改一次,根据时代发展增删内容,但这根本宗旨从来没有改变。这是周家庄的大集体风范,也是周家庄的集体文化。

  因之,周家庄自1982年起陆续对全社社员实行了12项福利事业,包括免费供水、免费上学、电费补贴、合作医疗、生活补贴、困难补贴、老人补贴、残疾人补贴、住房补贴、免费安保服务等等。从而保障了老有所养,残有所安,鳏寡孤独,皆有所助。

  这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

  2007年,周家庄还投资260万元,建成农民乐园,环境十分优美,成了全体社员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14、周家庄作出最美答卷关键在干部

  周家庄40年来生产、经济和建设其所以迅速发展,显然是源于公有制的集体经济确有其不同于个体经济的制度优势 。而此种优势的发挥,关键在于干部。

  周家庄的干部,从社长、社党委书记,至生产队长、工厂厂长等等,都是农民。普州市委多次提出,让“老坚决”雷金河脱产,到市里工作,他都坚决拒绝。周家庄的干部,廉洁奉公,从来就是只服务,不发财,与农民同步,均衡发展,共同富裕。这就有利于调动全体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是长期以来周家庄坚持不懈地用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教育干部的结果。

  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雷金河、雷宗奎和他领导的班子,廉洁奉公,“勤俭办社”,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不论在住房,分配等方面,干部都不许高于群众;干部的待遇不许超过社员个人收人的平均水平;不论任何人到周家庄考察访问,都以饺子小米粥招待,概不摆席。群众的住房建好了,学校、幼儿园、群众娱乐场所搞好了,而社(乡)政府的办公室,仍然是半个世纪前的旧平房,旧桌椅板凳。

  正如李尔重说的,周家庄“上下一心,努力为公,公有丰厚,私家富足。

  今日的周家庄,已经建设成了一个公正文明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没有黑恶势力,没有村霸,没有两极分化,没有发生一个贪腐分子,没有人(除了极个别人)外出打工,没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也没有出现“上访人员”,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犯罪案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周家庄把共同富裕化为“均衡富裕”。在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什么“两极分化”,这里没有大富豪,也没有贫困户。

  周家庄集体经济制度本能地、自然地防贫、扶贫,无须党和国家操心费力。如下典型实例,就是最好证明。周家庄有一位名叫王敬棉的特殊家庭,一家4口,丈夫37岁时因一次意外摔断腰,瘫痪在床30多年,大女儿40岁,是个智障人,小女儿30岁,从出生就是脑瘫,全家就靠一个67岁的女人养活。其困难之大,真可谓“泰山压顶”。但在周家庄社会主义新农村里,王敬棉一家却过得吃喝无忧,心情舒畅。生产队为照顾她,让她在旅游景区喂孔雀。

去年,她一个人靠挣工分拿到2万多元。再加上他们夫妻俩都过了65岁,除享受国家发放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还享受着乡公社发放的养老补贴、困难补贴多项福利,家里吃喝都不用发愁。作家周喜俊想象不出,在这样沉重的家庭压力下,一个67岁的女人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而当他在旅游景区的农家小屋见到王敬棉时,不由暗自吃惊,她两眼发亮,喜气洋洋,步态轻盈,说话爽朗,根本看不出她有什么烦心事。作家夸她精神状态好,她自豪地回答说:“这里水土好,环境好,心情舒畅,人就活得有精气神。”王敬棉说到公社集体对她的关怀照顾,感动的热泪盈眶,她说:“像我这样的家庭,要不是大集体支撑着、照顾着,我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来。

  像王敬棉这样的特困难户,如在外地,靠“精准扶贫”,确也实属不易!

  老百姓心里有把称。周家庄这个“最后的人民公社”深得广大社员的拥护和愛戴。这就是第十生产队党支部书记韩平锁说的:“老百姓热爱大集体,拥护大集体,就因为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这里的女子不愿嫁到外村去“单干”,外村男子反倒愿意“招进来”,当上门女婿。周家庄第九生产队党支部书记翟振军说:“我们这里没有贫困户,也没有暴发户,贫富差距很小,社会秩序稳定。外地人非常羡慕,想方设法到周家庄落户,我们队430户,招上门女婿的就有30多户。

  周家庄人民公社并未把社员死捆在社里,允许社员自由选择。凡是不愿在集体的人,可以退出,来去自由。目前周家庄从事非公经济的人员占总人口的5%左右。

  同样,社员外出打工,也可以自由选择。只是社里规定,外出打工者仍然享受着合作社的福利,每年必须要向合作社交纳一定数额的公积金(男性每年1500元女性每年1000元有6岁以下小孩者免交)。他们以后回来,甚至因致残回来,社、队一概欢迎。

  周家庄先后荣获“国务院嘉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中国乡镇之星”等荣誉称号70多项(次)。自1985年至今连续被河北省委命名为“文明乡镇”。

  更有趣的是,周家庄人民公社还得到了各国外交使节“点赞”。有一次,各国外交使团到周家庄考察,要雷金河同志介绍情况。雷金河对各国大使说:“我不必说了,你们可以随便到各家去看,去访问,也可以到那里吃饭。这样,比我介绍的实在。

  各国大使看了以后,印象很好,甚至承认社会主义有其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三、几句结语

  总上可知,周家庄坚持人民公社,已经建设成了一个文明民主美丽幸福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68年的社会实践无可分辩地证明,农业合作集体经济比之个体经营能更有利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和提高社员日益增长需要。大家“均衡富裕”,既无所谓“两极分化”,也不存在什么“三农问题”。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4/1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