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走进长宁双河古镇—— 相约千年盐城 品尝千姿百味凉糕

走进长宁双河古镇—— 相约千年盐城 品尝千姿百味凉糕

国际日报

 华人号

关注

image.png

       炎炎夏日,吃啥都觉得不得滋味,可有一样美食,却是一到夏天,就成为四川宜宾及外来游客的心头好,常常是一口下去,浑身的暑热便消了大半。这种美食,是双河凉糕。

       有一口常年不干涸的老井因偶然的干涸上了热搜,它的再次恢复让万千网友欢欣鼓舞。这口老井,是双河葡萄井。

       有一座盐城,有千年历史,有100亿吨储量,有“中国第二盐都”的美称。它就是如今的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

 □王春艳 宋成均

image.png

 △双河镇一隅。(双河镇供图)     

       双河镇有悠久的建城历史,自唐初置羁縻长宁州起,后又置淯井监、长宁军、淯州、长宁县,到解放初长宁县城迁安宁桥镇,双河一直便为州、监、军、县治所。

 近日,我们走进有着千年盐城、凉糕之乡美誉的长宁双河镇,感受其魅力。

夏日的午后,暑气正浓。双河的凉糕一条街的热闹,一如正浓的暑气——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停满了车,除了本地的,还有不少是外地牌照。一家家依街一字排开的凉糕店里,满满的都是正在大快朵颐的食客。“老板,再来一碗红糖味的。”“上次只吃了红糖的和西瓜味的,这次一定要尝尝玫瑰味的。”点单声此起彼伏的,老板依然井然有序,手脚麻利地捞粮出、装盘、加味,上桌。

image.png

△葡萄井。(双河镇供图)

       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凉糕被泡在水池中,随着老板不断地捞出,里面的凉糕也便随着水波轻轻地、有节奏地晃动,再加上阳光的折射,一块块凉糕便犹如在水中舞蹈的精灵,看着让人赏心悦目,不知不觉中品味的兴味就更浓了些。

       双河凉糕也确不负美名。一块块凉糕晶莹透亮,绵扎细嫩,入口即化,尤其是刚从水中打捞而出,吃着清凉无比,一份下肚,顿感觉犹如置身在山涧清泉中,惬意而舒服。随着凉糕美名的远播,勤劳智慧的双河人也在传统单一的红糖口味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西瓜、苹果、草莓、柠檬、梨子、菠萝等水果味的凉糕,以满足更多食客的需求。

       老板告诉笔者,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上千份,不少外地游客,十个有八个在店里吃了还要打包带走,就这样凉糕的美味就被更多人知晓,从而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不愁没生意,就怕忙不过来!”老板一边熟练地从水中捞凉糕装盘,一边笑着表示。正说着,一位自贡的游客就张罗着让老板打包五桶带走。老板一边打包一边细细叮嘱:“凉糕不能受热,最好就放车内座位底下,桶密封的,不会漏水。回家记得每天换清水……”

image.png

△生意好, 凉糕老板乐开花。师兰锋 摄

       为保证品质,双河凉糕仍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选料、磨浆、蒸煮……一道道毫不马虎,不仅成就了凉糕的美味,也成就了独特的双河凉糕文化。

       双河凉糕的美味,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伴随其整个生产环节的水——葡萄井水,所以双河凉糕又名葡萄井凉糕。

       葡萄井又名嘉鱼清泉,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面积还约23平方米。泉水出自井底,大旱时也不涸。泉水清澈,冬暖夏凉,井底游蚜细石,历历可数。井底不断有气泡冒出,上面的还未消去,下面的又已上涌,连珠累累;串串似的,此起彼伏,酷似珍珠,又若葡萄,晶莹碧透,蔚然奇观。明代榜眼、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的就曾赋诗赞葡萄井:“萦莎漱藓碧流长,况有嘉鱼品最良;盛夏炎蒸寒比雪,严冬箴发暖如汤,寻常疑出桃花片,酿酒偏成竹叶香;见说临流高阁在,昔贤曾比泛霞觞。”

image.png

△现存的文庙。宋成均 摄

       和葡萄井一起见证双河镇悠久历史的,还有文庙。

       据史料记载,双河自建城千余年来,先后在城内及城边修建了署、馆、院、庙、祠、观、坊等古典建筑,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犹以文庙、官署气势规模为大。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如今除了文庙,其他建筑损毁几尽。现在我们所能见的文庙,也仅剩下大成殿了。

       大成殿以楠木为殿柱,面积约243平方米,高出地面3米多,石阶坚致精润,十分雄壮精美。为保护文庙这一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展现双河镇的历史风貌。长宁县人民政府于2003年对大成殿进行了修葺,上盖黄、绿琉璃筒瓦,并在四周砌以砖墙保护。透过飞翘的檐角、黄绿色的琉璃瓦,依稀证明着文庙曾经拥有的恢弘和双河古镇的辉煌。

image.png

△传统红糖味凉糕。宋成均 摄

       见证双河古镇辉煌的,还有“千年盐城”这一美誉。

       双河盐储量达100亿吨,千年盐城之外,还有“中国第二盐都”的美称。相传自春秋战国时双河就是产盐胜地,正史可查的淯井发现于汉代,兴于宋朝。长宁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建制——淯井监,就是为此而设置的。

       史料记载:淯井外围,常有上百口盐灶排列,白日夜晚,灶中柴火熊熊,青烟袅袅,锅中,盐水沸腾,热气蒸腾,形成奇异的烟雾壮观景象,古人文人雅士称之为“淯井晴烟”。双河镇人、明朝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就在诗中写到:“淯井人家煮井烧,牢盆终日紫烟飘。霏微和雾笼青嶂,缭绕随风散碧霄。”大文豪苏轼父子也曾光临淯井,并留下了“蜀去海远,取盐于井”等很多文坛佳话。

image.png

千姿百态的凉糕。宋成均 摄

      《宋史》中的“公家百需,皆仰淯井盐利。”也印证了双河千年盐城的繁华与富饶。今日的双河,仍是国家重要的盐化工原料基地,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催动千年古镇发展的,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古镇文博综合体。文博综合体突出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以清代川南传统建筑风貌为基调,适当介入现代时尚特点,结合葡萄井和凉糕等美食文化,打造集旅游、商贸、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古镇文化旅游中心,实现古今融合、文化传承,营造古镇新风貌。

       我们期待,千年古镇绽放新的魅力!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7/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