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永康乡村的“美丽攻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永康乡村的“美丽攻略”


  轻纱带雨,晚风吹落晴翠;群鱼结伴,拨水看芙蓉新浴。

  来到位于浙江省永康市的端岩村,你一定会为眼前的美景驻足。大片的荷花,伴着袅袅升腾的薄雾,在荷塘中肆意绽放,美不胜收……

端岩村荷塘 刘唯达/摄

  谁能想到,4年前,端岩村还是一个垃圾随地扔、处处脏乱差的村庄。是2016年的一场“垃圾革命”,让小村庄实现了美丽蝶变,一跃成为人均日产垃圾只有38克的垃圾分类“网红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宜居示范村”“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浙江省3A级旅游景区”……

  小村庄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农村垃圾如何分类?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岩村,探寻她的“美丽攻略”。

  三色垃圾袋和五座小木屋

  地理位置独特的端岩村,依偎于舟山溪畔、双舟线旁,毗邻杨溪源生态湿地。杨溪源生态湿地是永康市城区饮用水源地——杨溪水库上游源头,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独特的区域位置,使得端岩村不能发展工业,而是要重点保护好这方水土。

  “当上村支书以后,我开始思考,这个村子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村支部书记俞海说,“到各地考察学习,发现很多村庄的蜕变,都是从环境开始的。”

  垃圾分类的构思开始有了雏形。2015年,村班子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垃圾分类运行办法、监管体系……经过近半年的筹备,2016年,一场“垃圾革命”在这个小山村拉开帷幕。

  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如何引导他们做好垃圾分类?端岩村在源头上下足了功夫。俞海介绍说:“垃圾分类的核心在源头,考虑到一些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我们在推行垃圾分类时,就统一发放三种颜色的垃圾袋,蓝色的装客厅的可回收垃圾,黑色的装卫生间的焚烧垃圾,绿色的装厨余垃圾。”

  如果说利用三色垃圾袋让村民便于记忆,那么在垃圾袋上印上编号,就成为另外一种创新和巧思。“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编号,便于追根溯源,村里有专人每天对每一袋垃圾进行检查,用‘优良差’进行评级,按照编号,对优秀户进行奖励,对较差户再次进行指导”,俞海介绍说。

图为三色垃圾袋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三色垃圾袋,垃圾桶也有三种颜色,分别对应放置三色塑料袋里的垃圾。村民一目了然,扔垃圾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图为端岩村的三色垃圾桶 刘唯达/摄

  为了进一步方便村民投放垃圾,端岩村还设置了五座小木屋垃圾房,在全村不同地点摆放,每座小木屋有三个投放口,村民只需要按颜色投放即可。村里要求每家每户的垃圾都统一到五个小木屋垃圾房投放,使垃圾从家里的三只垃圾桶直接投入村里的五座小木屋,减少垃圾暴露在户外的情况。

图为端岩村的小木屋垃圾房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村民做好源头分类的基础上,端岩村安排分拣员进行垃圾二次分类,在原有垃圾房改建的垃圾分拣站里,垃圾分拣员将大类下面再细分为15类,严格按照废品属性归类、摆放,并在垃圾收集过程中严格遵守干湿分类运输规则,严防前期分类后期混合。站内放置15个垃圾箱,分拣员分拣检查后,在相应的登记簿上,分别做好垃圾袋发放、废旧电池回收、农户垃圾分类等级记录,结果及时总结反馈。

图为端岩村的垃圾分类分拣房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应菊群的四本垃圾兑换账

  离村口不远,有一家副食店,店老板叫应菊群,今年41岁。这里除了供应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用品外,还成了全村的有害垃圾兑换点,村民可通过“有奖回收”的方式将有害垃圾兑换成生活用品。

  自2017年1月应菊群开始承担有害垃圾兑换工作,她的副食店就一直很受欢迎,“毕竟拿没用的东西换有用的东西,谁都会喜欢的”,“只是刚开始不了解,兑换的人少,后来慢慢就多了”,应菊群说。

图为放置有害垃圾兑换用品的置物架 刘唯达/摄

  在副食店入口处,有一个专门放置兑换用品的架子,上面摆着电池、电灯泡、插排、环保袋,以及一摞“绿水青山、节能增效”的宣传册。

  走进去,应菊群热情招呼:“买东西,还是兑换?”在柜台上,我们看到了几本翻得已经卷边儿的本子。翻开来看,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有害垃圾回收兑换账:废旧电池可以以旧换新,一个月最多兑换六节,也可以兑换环保袋。三个废旧灯泡可以兑换一个节能灯,或者把三个月的废旧电池或废旧灯泡积累起来,三个月后兑换一把雨伞或一个插排。应菊群说,自2017年开始,她每年都会登记一本,今年已经是第四本。未来,她还要继续登记更多本垃圾兑换账。

图为应菊群和她的垃圾兑换账本 刘唯达/摄

  “美丽”再升级

  经过近4年的沉淀和文明养成,端岩村的“美丽攻略”有了2.0版本。今年4月,端岩村投资900万元打造的以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会务学习、民宿餐饮等活动为主的垃圾分类研学基地正式开门迎客。

图为垃圾分类研学基地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与其他民宿主打餐饮、住宿、休闲度假的功能不同,我们对这里的定位更多元化,融合了政务、商务、会议接待等功能。”俞海说。在这里,游客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科普知识、了解端岩村垃圾分类模式、体验垃圾分类趣味互动游戏、展示垃圾分类作品,研学基地的建立,成为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的抓手。自4月份营业以来,短短3个月时间,就已经接待3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游客1.8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50余万元。

图为小朋友在展示区进行垃圾分类趣味体验 刘唯达/摄

  “经过几年的发展,‘春来端头游绿道,夏拍荷花赏美景,秋摘果实体验游,冬来书院听山水’的旅游招牌已实至名归。”俞海说,“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民宿产业,使老百姓坐在家里就能有钱赚”。

图为端岩村全貌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穿行于永康的美丽乡村,漫山葱绿,风过处,天籁阵阵。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7/2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