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2020-08-04 20:12:2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8月4日电 题:“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唐弢、曹鹏远

  雪域高原的8月,绿草如茵,山川竞秀。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多措并举保护冰天雪地、绿水青山。如今,雪域高原成为美丽绿色高地,谱写着经济社会发展崭新篇章。

(图文互动)(2)“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雅鲁藏布江岸边的绿树(6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林进沙退 碧水青山塑造高原美

  “只要你说话,沙子就会掉下来”——这是西藏山南市隆子县过去的一句谚语。上世纪中叶,因为天气干旱,隆子河谷风沙肆虐,庄稼难以成活。

  “当年河谷里全是沙土,几乎看不到绿色。”73岁的隆子县隆子镇芒措村老书记拉杰回忆说。为了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1964年起,隆子县开始试种生命力顽强的沙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隆子县的人工沙棘种植面积达50.3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超过40%,形成了一条长40千米的绿色“长廊”,曾经的荒凉河谷“换颜”宜人景色。

  “经过不断的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隆子县自然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现在我们还推行林草共生的新模式,在沙棘树下种植苜蓿草,不但有生态价值,还有经济效益。”58岁的护林员索朗仁增说,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20余年。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西藏以“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狮泉河、尼洋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西藏雅江流域早已告别“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的历史,高原披上了“绿色哈达”。

  西藏自治区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西藏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较前期减少了3.5万公顷,年均减少面积0.7万公顷,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图文互动)(1)“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山南市桑日县程巴村村民进行扦插苗泡水作业(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和谐共处 森林草原成动物乐园

  驱车从羌塘大草原经过,不时就会和藏羚羊群“不期而遇”,并可见到野牦牛、藏羚羊和三五成群的藏野驴漫步草原,悠然自得。随着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增加,青藏高原特有的蹄类动物种群在逐步恢复。

  嘎玛边久住在那曲市双湖县城附近,他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员已经14年了,每年都要在外巡逻近半年,独自巡查方圆上百公里的无人区。每次出发前,他都要戴上红袖套,挂上工作证,震慑盗猎分子。

  双湖县境内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约有1.7万平方公里,处于无人区,大部分地区不通公路,嘎玛边久常常是骑着摩托车巡逻。

  因为野生动物随季节迁徙,嘎玛边久需要在野外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每当嘎玛边久发现野生动物的时候,都要停下来,仔细观察它们的分布情况,统计它们的数量,上报给林业部门。

  在双湖县,像嘎玛边久这样的野保员共有74名。

(图文互动)(3)“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在珠峰大本营附近,一只黄嘴山鸦停在岩羊背上(5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4)“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山南市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黑颈鹤(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美丽西藏 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

  西藏,因湛蓝和纯净,吸引着八方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是西藏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条件。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净土健康产业,从昔日的贫困乡变成闻名遐迩的富裕乡。

  “以前乡里条件差,环境乱,现在这里道路宽阔,村里干净整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来这里旅游的人也多了,有的村民还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才纳乡党委书记达瓦说。

  近年来,西藏陆续实施了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以及“绿色围城”“树上山”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并通过实施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把大自然留给野生动物、恢复原生态。2019年,西藏有4058人搬出极高海拔生态保护区。

  那曲市委书记敖刘全表示,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既减轻了人类活动对草原的干扰破坏,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同时,通过统筹做好搬迁群众的管理引导、群众安居、转移就业等工作,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藏最好的名片。《2019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西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总体稳定,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8/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