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彩虹:打造“丝绸之路第一板”
作者:杨小妹 汪曼莉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2016年02月28日

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效果图。2015年12月25日,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举行了项目开工仪式 记者 巨跃先供图
2月27日是个星期六,咸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景雪峰依然“战斗”在办公室,面前的办公桌上,是一摞摞厚厚的文件资料。
“全部都是工程项目的资料。”景雪峰告诉记者,为解决项目开工面临的诸多问题,“春节里都在想着项目上的事。”
景雪峰所说的项目,就是去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的总投资280亿元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
“彩虹”,曾经是咸阳的骄傲,是我国电子工业的辉煌。和韩国三星同年建厂的彩虹集团曾经是国内第一、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但由于在液晶显示技术替代显像管技术的发展节点上出了问题,错失了转型机遇,集团面临着严重亏损,配套生产的咸阳偏转线圈等一些企业相继濒临重组、倒闭。工业产值也从1999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断崖式降至2014年的55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9%。此后,5万多名彩虹职工及家属的工作生活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2012年底,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彩虹集团整体并入CEC,徘徊于低谷的“彩虹”又看到了重生之机。
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是CEC在咸阳高新区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首条8.6代TFT-LCD生产线,被喻为“丝绸之路第一板”。项目采用a-Si工艺、IGZO工艺、Cu制程、GOA技术、COA技术、PSVA技术等世界先进的工艺技术,主要产品为50英寸、58英寸、100英寸超高清TFT-LCD面板。计划2017年8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形成月投入120K张玻璃基板(2250mm×2600mm)生产能力,预计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
“这一项目不仅填补了咸阳电子信息产业大中型液晶面板生产空白,还可吸引上下游数百家相关配套企业跟进投资,进而形成一个上千亿元产业链的‘重大项目’。”景雪峰说。同时,它也肩负着咸阳电子产业升级的重担,并将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搭建陕西“东有西安三星、西有咸阳彩虹”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格局中发挥巨大作用。
“那段时间,大家都为这个项目操碎了心,每个人都希望,即将引进的这个庞然大物,能够为咸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真正的效益。”景雪峰对此深有感触。终于,去年9月12日,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副省长姜锋和省工信厅以及咸阳市主要负责人,会见CEC董事长芮晓武、总经理刘烈宏一行,为双方项目合作坚定了信心。至此,8.6代线的生产项目落户咸阳水到渠成。
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咸阳全市上下加足了马力,推动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项目开工后,咸阳立即推动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建立了“一周一次现场办公,两周一次专题会议,一月一次进展情况通报”工作机制。目前市级层面已经成立项目推进小组,由咸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
1月12日,咸阳市领导专程赴京拜访国家发改委,争取项目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在1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的基础上,加大资金力度,并会同工信部将该项目列为重点产业技改项目重点支持。
1月22日,在咸阳市与CEC合作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第二次专题会议上,综合协调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政策资金争取、土地征迁、环境保障、审计监督、项目宣传、招商引资、老厂区开发9个组长当会立下了军令状:全力以赴做好各自工作。
咸阳市供电公司、水务集团、天然气公司、污水处理厂、规划院等单位就CEC项目动能供应已拟定初步方案。
咸阳市积极与平安银行、西安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洽谈,目前已和部分金融机构达成初步融资意向。
作为咸阳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落地生根,毫无疑问对加快咸阳乃至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将使徘徊于低谷的彩虹集团,重新焕发生机。
“推进措施紧锣密鼓。”景雪峰说。据了解,项目将于今年3月正式动工。
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落户咸阳,不仅是彩虹集团重返国内行业高峰的关键项目,也是咸阳市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迈向“工业4.0”的重要途径,更承载着“丝绸之路第一板”的重任。 (记者 杨小妹 汪曼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