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临渭检察)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值得温柔呵护,每一次迷途后的转身都该被稳稳托举。近日,一场以“向阳而生,重‘心’出发”为主题的心理团建活动,在多方携手下温情启幕。临渭区检察院联合共青团临渭区委、临渭区司法局、渭南市12355服务台,在陕西深度创心教育基地,为附条件不起诉及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精心策划了这场“心”的旅程——用法治的温度筑牢前行底线,用心理的力量唤醒内在勇气,用家庭的支撑搭建温暖港湾,助力迷途少年找寻新的人生方向。
法治教育:规则为界 关怀为光
活动伊始,院未成年人检察室副主任马晓敏以《在青春的岔路口,我们陪你重新出发》为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特别的法治教育。不同于刻板的条文说教与冰冷的规则罗列,马晓敏贴合涉罪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将法律知识融入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用少年们能听懂的语言,细细拆解“边界”与“责任”的深意。“别让‘过去’成为‘过不去’,把‘约束’当成‘保护’,让‘经历’变成‘财富’”——马晓敏从三个维度切入,既严肃阐明规则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又轻声传递着“犯错不可怕,改正就有希望”的温暖信念,引导未成年人厚植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明确行为的“红线”与“底线”,从源头上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防线。
心理拓展:打开心门 点燃斗志
陕西深度创心教育基地负责人左小琪带领孩子们投入到心理素质拓展中。小小的游戏里隐藏着大大的智慧:“信任游戏”让他们学会放下戒备,感受同伴的托举,体会到“被信赖”与“被依靠”的重量;“励志分享会”上,一个个逆风翻盘的故事让眼神里的迷茫渐渐褪去,燃起星星点点的斗志。左小琪用细腻的引导,让孩子们在阵阵欢笑与片刻沉思中,打开紧闭的心门:原来脆弱可以被看见,勇气可以被唤醒,自己并非“被放弃的人”。每一次齐声的呐喊、每一双紧握的拳头、每一张绽放的笑脸,仿佛都在诉说:他们正在重新拥抱自己,也在悄然积攒着重新出发的勇气。
家长课堂:赋能家庭 搭建心桥
当孩子们在接受法治教育、释放天性时,另一间教室里,渭南市心理学会副会长郭会斌正在为家长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孩子犯错,家庭往往也需要‘补课’”,郭会斌的话戳中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他从心理发展规律、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聚焦“特殊时期亲子有效沟通”“如何为孩子提供持续心理支撑”等核心议题,以专业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支撑,结合典型教育案例,引导家长们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学会用理解代替指责,用陪伴代替施压。“家庭是孩子回归社会的第一站,只有这里充满阳光,孩子才能真正向阳而生”,这场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为家长们搭建了一座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
感恩教育:心手相牵 爱暖归途
活动的最后,未成年人与家长们齐聚一堂,在郭会斌会长的带领下开展感恩教育。通过互动游戏,郭会斌引导孩子们回顾成长历程中父母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体会家人、社会给予的关爱与包容。现场不少孩子热泪盈眶,与父母紧紧相拥,表达内心的愧疚与感恩之情。家长们也深受触动,鼓励孩子放下过去,勇敢迎接新生活。当孩子们轻声说出“谢谢爸妈,我以前做错了”,当家长们红着眼眶回应“孩子,我们相信你”,隔阂在泪水里消融,理解在拥抱中生长。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最真挚的转变。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更让未成年人在爱的包围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坚定改过自新的信念。
阳光已照进心田,未来正缓缓铺展。我们始终坚信,每颗曾蒙尘的少年心,都藏着向光而生的倔强;每段短暂的迷途,都可能成为重新校准人生的契机。临渭区人民检察院愿始终与社会各界携手,以法治为盾筑牢前行底线,以关爱为光照亮成长之路,陪伴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明朗的未来。